硅胶产品的硬度是根据不同类型来定的。比如液体硅胶也可以说是液态硅胶而言,可做低硬度数的硅胶制品,可到达0度到20度之间的。
对具体胶料及所用的配合剂应有明确的文字标识,并设质量跟踪卡,以便质量检查及生产管理。混炼工艺生胶的塑炼:投料:开炼机塑炼及混炼时,所有生胶、母胶、并用胶,须在靠炼胶机大齿轮一则加入。根据各种不同的生胶性能,应采用不同的塑炼方法,具体如下:天然胶:一段塑炼:以0.5~1mm辊距将生胶破开,薄通落盘,如此重复过机到规定时间或次数。一般为10~15min。具体视可塑度要求适当增减时间次数,停放4~8h冷却,以待二段塑炼或使用。

除味剂是一种用于消除、减弱或者遮盖异味的化学添加剂,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很多种类,能有效减轻或消除因橡胶助剂及橡胶本身残留单体引起的臭味或异味,尤其适合一些使用二次回料再加工的橡胶制品。
炼胶工艺辊距:在一定装胶容量下,辊距一般为4~8mm,小辊距入粉。辊温:天然胶混炼控制辊温在50~60℃之间,合成胶混炼则在40℃以下。装胶量:合理的装胶量是根据胶料全部包覆前辊后,并在两辊筒上面存有一定数量的堆积胶,混炼时间:为使配合剂分散均匀,及控制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天然胶混炼控制在20~30min,合成胶相对长时间一些。加料顺序:开炼机常用的加料顺序为:生胶—固体软化剂—活性剂—促进剂—防老剂—补强填充剂—液体软化剂—超促进剂—硫磺,促进剂与硫磺应分开加,硫磺最后加。
|